第四次战役的尾声,李奇微去东京接替麦克阿瑟的职务,美军在朝鲜的地面部队司令换人,志愿军遇到了朝鲜战场最危险的敌人——范佛里特。
美军的作战战术乏善可陈,基本上就是飞机轰炸,大炮轰击,然后步兵跟随坦克冲锋。第四次战役时,美军开始学习我军的穿插迂回战术。美军以坦、克装甲车、炮兵及摩托化步兵组成特遣队,沿公路快速推进插入我军后方,曾给我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。但是,由于美军的穿插战术只是尝试使用且规模不大,并未引起我方重视。
李奇微观察能力强,但是在作战战术方面能力一般,上一篇关于三十八军汉江南岸阻击战的文章中,我军的要点是杨平,但是直到战斗尾声,李奇微从未敢命令美军沿公路突袭杨平,割裂我东西战线联系。美军也只是笨拙地与三十八军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展开争夺,甚至到关键的350.3高地失守后,美军也未敢沿17号公路直插我军后方,如果那样,后果难料。
与李奇微相比,范佛里特的战术能力明显强一些,在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结束的第二天,美军发动全线反击。在反击的同时,范佛里特组织了几十支特遣队,利用机械化优势,抢先穿插到我部分前沿部队的后方,给我军造成相当大的被动和损失。整个抗美援朝战争,我军被俘2.1万人,而五次战役就占了1.7万。
展开剩余96%当时,情况最危险的有三支部队,分别是六十军180师、暂编第4团、十二军31师91团。180师仅有539团3营8连整建制突围,另有540团2营留军部警卫保存了建制,其余打散建制突围。暂编第4团在付出重大牺牲后整建制突围,但仅存400余伤病员和200余战士。相比起来,十二军31师91团突击最远,深陷敌后,情况最为凶险,但最终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,不仅自身损失不大,伤员全部带回,还带回来119个俘虏。
扩展阅读1:72年过去,关于五次战役180师被围,是该说说清楚了
扩展阅读2:永不磨灭的番号——两广子弟组成的暂编第4团,血洒朝鲜千里江山
同样深陷重围,为什么91团和180师的突围结果迥异?原因有很多,今天,就来讲讲91团是如何做到在敌军重围中转战300公里大突围。
部队和指挥员
91团的前身是二野11军31师91团,组建志愿军第三兵团时编入第十二军。往前追溯的话是红四方面军红十师,改编为八路军时为129师385旅769团,在解放战争、抗日战争和红军时期,均为我军头等主力部队,是著名的百将团。
上图为12军31师91团首长在抗美援朝离开四川时合影。前排左一李和旺,左五枫亭,右一孙坚,右二李殿华;中排右一张双春,右二赵金来,右四王元根,左二张三昌;后排左二王树凯,左四李宝奇,右一李长林。
团长李长林是牛人一样的存在,著名的战斗英雄,身经百战。红军时当过掌旗手,枪林弹雨大难不死;关家垴战斗时,我军攻击不利,最后提出土工作业迫近日军阵地的是他;解放战争初期的羊山集战役时,主攻团连续牺牲三位团长,李长林火线就任团长,身负重伤,部下们都以为他挂了,把他放在棺材里,结果第二天又活过来了!
老九团这么一个野战军首长最为喜爱和倚重的头等主力团,其团长的人选,不要说师、军、兵团,就是刘邓首长恐怕也要关心过问。按照资历和战功,李长林在淮海战役后渡江战役前全军整编时就应该任副师长了,但在五次战役突围时他仍是团长。
李长林右二
之所以进步慢,主要还是因为文化低的缘故,大字不识几个,有时作战电报都要参谋念给他听。突围成功后他被直接提升为副师长,本来上甘岭战役后准备提升他当34师的师长了,但他不干师长非要回国上学。如果当时他就当了师长,55年时很可能是大校,64年之前也就很可能晋升少将。就差了这么一点点。
团政委张士诚,山东博平人,出生于1921年,年仅17岁就参加了八路军,同样骁勇善战,也是刘邓大军的著名战将之一。
陷入险境
五次战役第二阶段,十二军31师、34师配属九兵团。31师的战役任务为右翼突破及穿插迂回,战术目标是撕开南韩第5师和美第2师防线,穿越束沙里公路、三巨里,猛插至兄弟峰一带,与后续主力部队形成围歼南朝鲜第3军团部的态势。91团担任31师的前卫.。
5月16日晚19时,总攻开始。31师迅速突破敌岱谷、洪川岘阵地,撕开缺口,部队跟进。但是由于走的全部是山野岭溪间小径,且遭遇敌军炮火拦阻射击,走走停停,行进速度很慢。据91团卫生队长李和旺回忆,晚零时,师长政委到前面视察情况,师长赵兰田拿出手电筒摊开地图,他也凑过去看地图,听见师长说:“这样用兵,兵只能使用一次。”
91团卫生队长李和旺
部队行进到三巨里,遭遇美军坦克集群拦阻。美军的火力和战斗力大大强于南朝鲜伪军,一时难以迅速突破,部队遂北绕院巨里,天亮后到达杨口洪杨公路。
第二天黎明,天空飞来了美军的飞机,侧背又有敌人,我军前进的道路上遭到了敌人的轻重武器封锁。为争取时间按时到达指定穿插位置,31师白天冒着炮火边战边进,在釜峰又遭南朝鲜36团拦阻,几经激战,师部于20日到达束沙里公路北面。
由于敌人的拦阻,我军两个师的穿插部队中仅有31师前卫91团插入敌纵深,一路向南猛攻,进展颇为顺利。20日夜,1营已攻占了下珍富里以南的射南山,2营占领了兄弟峰,切断了敌人南逃的退路。3营则与师主力一起被阻于束沙里公路。
南朝鲜兄弟峰
西线敌军为策应其东线作战,向志愿军发起了有重点的进攻,迫使第19兵团转入防御。与此同时,抽出美第3师东援,堵塞战役缺口,增强了其东线的防御力量,并将韩伪军第8师由大田急调至平昌等地,建立了纵深防御。至此,敌军又形成了东西衔接的完整的防御体系。这个时候,经前期作战,我军伤亡较大,而所携粮弹已尽,一时难以补充,且雨季临近,江河水位上升将阻断志愿军交通。
20日,东线九兵团宋时轮三兵团王近山等兵团领导联名向志司发电,指出如不在整个战线发动大攻势,仅在东边一隅作战,虽能继续歼灭敌人一部,但对整个战局影响不大。提出“不如就此收兵调整部署,进行准备,以后再斗。”
21日,志司发出了“第五次战役结束,全军于5月23日向后转移”的命令。
我军在21日停止进攻,而美军反应很迅速,美军的反击从西线迅速蔓延到整个战线,无数支由摩托化步兵、炮兵和装甲兵组成连营级别的“特遣队”,凭借快速的机动力,在强大的空中掩护下,寻找志愿军防线的空隙,多路突进,快速推进,以期打乱志愿军的后撤部署,割裂志愿军防线。
第二阶段战役中,第12军的突击部队形成一把细长的尖刀形状,直向东南方向插去,尤其是第31师91团已经进至兄弟峰一带,而相应的策应力量却没跟上去,孤军奋战,极可能被增援的敌军截断退路。而这个时候,美2师的特遣队已经穿插到了东线第9兵团的侧背,危机四伏,其中,配属宋时轮九兵团的12军第31师和34师被阻隔于洪杨公路以东地区,尤以31师的情况最为危急,而更危急的是处于刀尖的31师前卫91团。
此时的91团已前突到三七线,是穿插最远的部队。穿插战术如果使用得好,可以取得很大战果,如二次战役113师穿插三所里、龙源里。但是,穿插的要点既要求穿插部队迅猛插入敌后,也要求主力部队快速从正面向敌发起进攻,与穿插部队靠拢。第四次战役美军曾经学着搞了一次穿插,美24师19团3营沿汉滩川穿插到山中里,但由于后续主力停留在洗月里未能迅速跟进,结果山中里的敌军被我军围歼。
赵兰田
如今,由于战局突变,大军即将后撤,打穿插的91团成为了一支孤军,四面八方都是敌人。31师此时的局面也相当危急,且与军部的联络已经中断,当友邻的27军和人民军第5师团派人通知31师他们已奉命撤退时,师长赵兰田顿时紧张起来——他不仅要考虑本师如何安全撤退,更令他担心的是穿插距离最远的第91团。
突围路线
一个团陷入敌后,断无丢下置之不理的道理。91团是我军的主力团,位列抗战时的我军“四大名团”,这样的部队如遭到损失,第31师,第12军,乃至整个志愿军的士气都将受到影响。
91团因作战需要实行无线电静默,他们根本不知道战场形势的变化,已经有两天未能与师部联系,师长赵兰田很快下定了决心,做出如下部署:命令位于小都峙里的93团坚决防守,迟滞敌人的合围行动,协助91团突围;命令31师作战科副科长枫亭穿越束沙里公路,徒步向南寻找91团,传达撤退命令。
枫亭
看到枫亭来到师指挥所,赵兰田急忙说道:“枫亭同志,现在情况非常紧急!”他迅速通报了当前掌握的军情:下珍富里敌情发生重大变化,下珍富里伪第三军团及溃退下来的南朝鲜第4、第6师团残部人数达到三万余人,而美军第3师第7团正向下珍富里增援,歼敌的最佳战机已经丧失。根据整个战场的态势和友邻部队的动向判断,五次战役可能提前结束。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把91团收拢回来,可是与91团电台始终联络不上,没办法把战役结束部队北撤的讯息通知他们。
赵兰田
赵兰田凝视着枫亭:“枫亭同志,师里决定派你去寻找91团。你是我们唯一的希望,能不能把91团带回来就靠你了。”
师参谋长林有声亲笔写了一封信:
李长林、张士诚同志:敌情有重大变化,东援下珍富里之美军已抵束沙里以西,与93团接触战斗。决定放弃对下珍富里敌之攻击。你团即原路返回,93团在束沙里附近接应你们通过公路。如原路被切断,你们可绕经下珍富里以东北返。行动中注意侦察,力求秘密。注意与我们保持联络。赵兰田、刘瑄、林有声20日夜9时
林有声知道,枫亭此去九死一生,对枫亭说:“通过敌炮火封锁区要小心,一定要找到91团,越快越好”
枫亭手提一支冲锋枪,与担任向导的朝鲜人民军朴排长和师侦察连的三名战士,消失在夜幕中。
为了迟滞美军形成合围,掩护第91团突围,31师的另一个红军团93团(八路军总部特务团、朱德警卫团)在小都峙里死死顶住了美军一天的进攻。
93团团长李基中
在之前的第二阶段穿插战斗中,93团2营长高永祥和3营长张景孝相继牺牲,在小都峙里阻击战中,一营长赵畴海(原名赵丑孩)重伤,头部至今还有一块弹片未取出,副营长王元朝牺牲,二连长子弹打完伤重被俘。
93团一营长赵畴海
93团用巨大的牺牲,为枫亭寻找91团传达命令,赢得了宝贵时间,也为91团的胜利突围做出了贡献。
枫亭一行五人在穿越束沙里公路美军封锁线时,三名侦察员牺牲。但苍天有眼,枫亭和朴排长历尽艰辛,凭着对地图的记忆,终于在21日凌晨3时摸到了兄弟峰南侧,在那里他们碰到了91团2营。不久,枫亭在射南山西南找到了91团团部。
李长林
李长林正在部署进攻下珍富里之敌,准备待大部队逼近后对南朝鲜第三军团军团部发起攻击,对整个战局的变化一无所知。枫亭的到来让他颇感意外。
看了参谋长的信和枫亭简要介绍的敌情,就连这位身经百战的战将也不禁后背发凉——第91团穿插过来的有1营、2营、炮营等,共一千余人,而仅下珍富里周围就有三万敌军。敌人还在源源不断地涌来,我军主力正在北撤,91团已经深陷绝境,孤悬敌后。局势真是太危急太诡异太凶险。
团长李长林、政委张士诚、副政委孙坚、参谋长刘玉声,以及师侦察科副科长枫亭立即召开紧急会议,讨论的焦点就是突围路线。
师指的建议的突围路线有原路突围和绕道迂回突围两个方案。顺来路北返可以尽快与师主力靠近,且有93团接应。但是,枫亭根据沿途过来,敌人调动和炮火封锁的情况,分析道:天亮以后,部队行动容易暴露,不仅通过束沙里会遭到敌人飞机、大炮的严密封锁,还会遇到美军拦截,要杀开一条血路代价很大;如果坚持到晚上再向北突围,部队集结位置会很快暴露,将受到东、西两面敌人夹击,行动更加困难。因此,他提议执行第二方案,部队迅速向东南迂回转移。
李长林支持枫亭的提议,枫亭只有五个人过来寻找91团,就有三人牺牲,可见来路凶险。他判断北面的敌人肯定已设下多道封锁线,沿原路北撤正是往枪口上撞,而东面、南面的敌人正在准备进攻,根本想不到我军会向东南方向运动;东边是南朝鲜军溃退下来的部队,战斗力机动力均不如美军,就是打也有较大的把握;敌军都在守大路旁,旁边就是茫茫的崇山和森林,只要我们向东进入大山就有办法,而且山区转移便于隐蔽部队,向五台山靠拢还能得到人民军配合。
“就这么办!”李长林一锤定音。
会议以团党委决议的形式确定:执行第二方案,向东转移,发扬红军团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的优良传统,团结一致,不畏艰险,誓死突出重围。具体的转移路线:涉南汉江,经1235.0高地南麓、元卜洞、盘鞍洞,越过公路到广川以北地区。
突围
91团的突围堪称传奇。
21日天将亮时,天空开始飘起了雨滴。雨天无疑对91团的撤退会带来帮助,美军空军的飞机和地面的坦克、装甲车辆军机都会因天气影响而有所收敛。
李长林把全团会说朝鲜话的同志,分派到各营,由他们负责与敌人答话,同时,他给部队下达了三条命令:
一、尖兵排换装,穿上缴获的美式军装和装备,队形要整齐,行军要大摇大摆,这是伪装。
二、天黑出发,天亮隐蔽。
三、静肃行军,严禁火光,大股敌人不理会,遭遇小股敌人则捂嘴下枪、干掉拖走。
上午10时,91团开始行动,李长林带领警卫连走在最前面,率领部队先向东南再折向西北开始转移。
由于美军的空中威胁,以往我军都是夜行晓宿,这一次,91团剑走偏锋,大白天行军。兵行险着出奇效,美军的侦察机在头顶盘旋了一阵,摇摇晃晃地飞走了,美军飞行员把这支大白天行军的队伍误认为是南朝鲜军。
团长李长林和师作战科副科长枫亭带着一个侦察班,走在队伍的最前面,边搜索边前进。近午时分,91团脱离兄弟峰,从外巨文里来到南汉江边。
南汉江,发源于太白山脉西坡五台山,向西流经江原道、京畿道和忠清北道,在中游(京畿道)与北汉江汇合,穿过韩国首府汉城(首尔),与临津江相汇,注入黄海。
选定了渡河点后,李长林亲自试探水深,之后全团按一营、炮营、二营的顺序依次徒涉汉江。
渡过南汉江,闯过了突围途中的第一道坎,部队迅速进入内新基东北深山密林中隐蔽。李长林把2营推至北面一个高地担任警戒,从这里可以俯视下珍富里敌人调动情况。
美军此时仍认为91团在兄弟峰--射南山一带,大批敌军正在向那个方向猬集,妄图围歼91团。
暂时脱险后,政委张士诚指示通讯参谋架设电台天线,开通电台与师指取得联系。失联几天的91团联系上,终于让赵兰田等师领导放下了悬着的心。
傍晚,91团再次向东迂回转移。
雨越下越大,91团的将士们绷紧神经,肃静地在泥泞的道路上跋涉。团政治处干事杨铭山有一个专项任务,负责保护全团唯一一个英语翻译;师作战科副科长枫亭、91团参谋长刘玉声与朝鲜人民军朴排长带着尖兵排走在队伍的最前面,按照之前的部署,如遇到伪军,全部由朴排长负责应答。
曾经有数次,美军的坦克在公路上驶过,而旁边几十米,就是91团在小路上的行军队列。
元卜洞
在朝鲜,比较大的村镇称为里,而比较小的村子称为洞。元卜洞,位于三七线与三八线之间,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。
靠近村子时,尖兵排发现村口站立着七、八条人影,还听到他们之间用朝鲜语对话。枫亭和朴排长嘴里喊着“吆胞,吆胞”(类似英语的hello)迎了上去。双方亲切握手,朴排长用朝鲜语说了句自己人,攀谈起来。敌军士兵用手电筒照了照他俩身上的雨衣,没有吭声。
尖兵排从村口经过,几个伪军居然鬼使神差地紧跟上来。走出村子约一里路,参谋长刘玉声一声令下,朴排长用朝鲜语大喝:“不许动,缴枪不杀”。
李长林、枫亭、刘玉声亲自审问俘虏,原来这是南朝鲜第17联队的掉队士兵,把91团当成了友军。从俘虏口中了解到,美军在射南山、兄弟峰围攻91团扑了空,发现有一支志愿军部队渡过南汉江,便紧急下令南朝鲜首都师和美军第3师开往元卜洞附近的900高地,意图堵截志愿军的退路。
900高地的山垭口,是91团撤退的唯一通道,绝不能让敌人抢占先机。李长林立即带领一营跑步前进抢占900高地。同时,他命令一连留下,接应后卫二营。
一路上,陆陆续续有不少南朝鲜士兵插进队伍中,均被捂嘴、下枪,做了91团的俘虏。
22日晨,91团主力经过一夜的艰苦行军,越过广川,进入间坪里以南地区。在这里,意外地遇到了人民军的一支小分队,带队的恰巧是曾在太行山与李长林一起打鬼子的老战友。他告诉李长林,人民军的前沿阵地设在五台山,阻击敌人后就撤退,你们尽快向五台山方向转移。敌情紧急,老战友来不及叙旧,匆匆挥手告别。
这里距离五台山已经不远,李长林悬着的心刚放下马上又提了起来——二营不见了,不仅二营,负责接应的1连也没跟上来。
原来,二营行进到元卜洞附近与接应的一连会合后,继续沿着前卫一营设置的路标前进。当他们走到一个叉路口时,却发现路标不见了。
路标是用一个装有石灰粉的木匣子,往地上一按,留下一个指示方向的三角形箭头与部队代号的标记。大雨滂沱,道路泥泞,敌我双方部队来来往往,路标极有可能是因雨水冲刷或人员踩踏而损毁。
二营立即召开营党委会,决定摸索前进,遇到敌军也要杀开一条血路,坚决突围。二营营长张双春和教导员李殿华带领二营边探路边前进,一营1连主动担当二营的后卫,掩护二营突围。
二营营长张双春
团主力是转向西北,而二营却折向了东北。拂晓前,二营登上了剑山。这是一个植被不茂盛的小山,不利于部队隐蔽。天亮后,敌军很快发现了他们,向二营发起了进攻。
营长张双春很冷静,他观察到西北方的敌军多,而东北仙子岭方向敌人相对较少。他下令六连负责阻敌,四连、五连往东北角攻击前进,夺占仙子岭。
战斗残酷而激烈,战士们前赴后继,一举攻上仙子岭,而四连指导员李振堂及十几位战士英勇牺牲。
这一仗,二营击溃敌人二个营,歼敌一个连又一个排,俘敌60余人。
二营六连一排掩护营主力转移后,无法突破敌人重围,被迫滞留敌后,与朝鲜人民军游击队一起打了三个多月的游击战。直到这年的秋天,战士们才抬着伤员,历经磨难辗转千里回归大部队。
李长林听见东南方向传来激烈的枪声,判断二营与敌人发生了遭遇战。于是,他命令部队由西北五台山方向,转向东北方向前进,接应二营尽快脱离险境。
翻过一座大山,远处的灯光若隐若现,吹来的风一股咸腥味。参谋长刘玉声察看地图,说道:“这里离海不远了,前面的灯光应该就是江陵港。那里有敌人重兵驻防,我们不能再向前了。”
韩国江陵市
找来一个老乡一问,这里之前驻扎了南朝鲜首都师的一个联队,前一天下午刚刚开走。
91团的几位首长一碰头,决定在这里等待侦察股长杨水保的消息,此前,杨水保已经带着一个侦察排去寻找二营。
侦察股长杨水保
这一晚,二营在泥泞中艰难地向北跋涉。
巧的是,有一小股南朝鲜军,本是向南走,不知怎么就稀里糊涂地跟在了二营队伍的后头。看来在下着雨的夜晚,真的很容易迷路和迷失方向。天一亮,理所当然地,这股敌军当了二营的俘虏,二营带着的那些沉重的炸药地雷什么的,自然由这些伪军代扛。
路过一条山沟,担任前卫的一营1连发现有一个排的南朝鲜军在路边休息,一个冲锋,敌人死的死逃得逃,缴获了一批给养。二营已经断粮,这批给养来得正是时候。更重要的是,还缴获了一个对空联络板。有了这块联络板,二营大白天继续行军,遇到美军侦察机就打开联络板。
经过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,营长张双春派人去找个向导。经过前一天的激战和昨晚整夜的行军,战士们疲惫异常,就连哨兵也站着睡着了。大概也就不到一二十分钟,张双春猛然警醒,连忙把战士们叫醒,但是俘虏已经跑了大半。
傍晚,团侦察股长杨水保终于找到了二营。又经一夜行军,终于与团主力会合。
91团在朝鲜东海岸的群山中,艰难地向着北方前进。敌情虽然缓解,但是这一片高山密林,几百平方公里荒无人烟,干粮早已吃完,战士们只能靠采来野菜和树叶充饥,饥饿和疲惫考验着人的生理极限。
翻越了1000多米的铁甲山、雪岳山,五台山已近在咫尺。
朝鲜半岛太白山脉呈南北走向,绵延250余公里。五台山是太白山脉主峰之一,海拔1563米。公元643年,朝鲜法师慈藏仰慕中国的佛教名山五台山,跨海而往,攀山而至,得到佛家圣物——佛祖顶骨舍利及一件袈裟。随即心立弘愿,回国后弘扬佛法,并将自己修行之地改名五台山。
5月27日,91团遇到了朝鲜人民军第三军团的阻击部队。人民军给91团提供了一批大米,而91团将119名俘虏移交人民军后,按照师指命令,向文登里前进。
5月29日,91团历尽磨难,辗转300余公里,在文登里归建。
后记
入朝时,91团卫生队有100余人,五次战役第二阶段攻势发起时有70余人,文登里归建时还剩30余人。减员的人员,有牺牲、掉队、负伤、被俘、派出执行任务走失等。卫生队人员不是战斗员,虽然没有与敌军近距离战斗遭遇损失,但遇敌空袭和炮击时的经验不如战斗部队,身体素质上也不如战斗连队的战士,因而减员反而高于战斗部队。
91团卫生队的减员损失虽然不具备代表性,但也能从中窥见91团在二阶段战斗及三阶段突围所遭遇的危险环境。
91团突围成功,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,受到兵团和志愿军总部的高度赞誉。91团记集体一等功,团长李长林记一等功,升任31师副师长。
李长林
军事科学院、国防大学将91团下珍富里突围作战作为经典战例编入教材。军事科学院出版的《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史》对这段历史是这样表述的:
“91团孤悬敌后,转移路线被敌层层隔断,与主力失去了联系。在敌情不明,地形不熟,缺粮少弹、伤员增多和通讯联络极为不顺畅的严重情况下,该团沉着冷静,向北翻越雪岳山,绕道北撤,到达县里。在转移过程中,全团官兵团结一致,不畏艰难,发扬红军团的优良传统,夺取敌人的武器弹药和粮食补充自己,边打边行,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,带着全部伤员,于5月29日胜利突出重围,与主力在文登里会师。”
分析91团成功突围而180师失利,大致有如下几点原因:
1、91团是红军团,部队基础好,有很强的荣誉感,战斗力强悍,部队领导身经百战,一直在一线担任军事主官,作战经验丰富。相比较,180师的部队是由抗战后期由地方部队升级而来的团队组成,成都战役后补入了大量的解放战士,部队基础自然比不得头等主力部队。
2、91团的指挥员,特别是团长李长林,身经百战,战斗经验丰富,对战场的感知力很强。180师原师长去军校学习,临入朝时紧急由原政委郑其贵担任师长,而政委也未到位。郑其贵原是政工干部,对战场的感知力和临机决断力有所欠缺。其实,我军有很多军政双优的干部,比如杨成武。但不幸的是,郑其贵显然还未能完成从政委到军事主官的位置转变。
郑其贵
3、91团处境凶险,其实,31师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儿。不过,31师的友邻部队27军和人民军第五师团在后撤时,都派人通知了31师,使得赵兰田不致措手不及。比较起来,5月22日63军从180师右翼后撤时,对身旁的180师一个招呼都不打,造成180师战役态势被动,这与31师的友邻部队主动联系形成了巨大反差。
4、两支部队当时执行的命令完全不一样。91团在21日凌晨就接到了立即撤退的命令,180师虽然也接到了撤退命令,但命令是在23日开始撤退,且不久后就被“李云龙”要求在汉江南岸阻敌三至五天,掩护兵团主力后撤和伤病员转移。
完成三天阻敌任务后,在联系不上三兵团的情况下,60军长韦杰临机决断,令180师24日撤过汉江,而此时的汉江北岸已出现敌军,180师后路危险。25日,180师渡过汉江继续北撤时,李云龙又出现了,让已经从架德山出发的180师返回架德山阻敌,终使得180师陷入重围。
因而,李云龙负有很大责任。
5、91团有极大的自主权。31师师长赵兰田给91团下达撤退命令的时候,就给了团长李长林极大的自主权,要求他根据战场形势随机应变,不必事事都向自己请示。
李长林
相比较,180师在汉江南岸阻敌的命令是兵团下的,退过汉江后,重新返回架德山阻敌又是兵团下的。
如果,李长林在突围过程中接到李云龙越级下达的命令,不知李长林能否冒着违抗高了好几级的军令的风险而临机决断。
6、枫亭找到91团后,团党委对于突围路线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,李长林一锤定音。其实,不论采取哪一种方案都可以,作为部队的指挥员,关键时刻不能拖泥带水。暂编第四团最晚北渡汉江(25日),他们的突围没有采取迂回(实际上也已无迂回的空间),而是直直地向北突,一路猛打猛冲,虽然损失惨重,但也整建制突了出来。
对比一下180师,从22日得知右翼63军撤退,180师境况开始变得凶险直至突围失败,郑其贵等师领导曾多次召开会议,其中副师长、参谋长等人都曾提出过很多很好的建议,但是郑其贵一直举棋不定下不了决心,反而是一直在等待上级的电令。所以,180师损失惨重,师长郑其贵的优柔寡断负有很大责任。这里面虽然有李云龙的因素,但是在180师陷入合围时,这个时候已经排除了李云龙的因素,在紧急会议上是固守还是突围,郑其贵优柔寡断,浪费了几个小时时间;之后的突围,郑其贵未能很好的掌握部队,而在最后一次党委会上,郑其贵依然优柔寡断,最后下的决心却是砸烂电台,分散突围。这是他最大的责任。
因而,在战场感知力、临机决断、军事指挥方面,郑其贵与李长林间还是有所差距。
发布于:天津市